
据媒体报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但在推进过程中确实面临代建企业资金压力大、补贴发放滞后等现实困境。
单台电梯总成本约80万元,政府补贴28万元需竣工后申领,代建企业需垫资超20万元/台。民营代建企业如某电梯公司因1500万元补贴未到账陷入“纸面盈利”,国资企业求应电梯垫资压力亦达2000万元。垫资行业惯例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工程烂尾风险上升。
补贴需通过竣工验收、审计等流程,部分项目因施工问题(如管线混接)无法通过验收,补贴申领受阻。浦东新区等已试行“预先拨付80%补贴”制度,但全市范围内执行仍不均衡。
简化审批流程,推动“一网通办”窗口服务,减少材料重复提交。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建设资金,并探索低息贷款、企业合作等模式。闵行区通过“维修基金+国补”组合支付,如春申复地城小区成功申请360万元国家补贴。
新政策要求加强施工质量管控,明确代建单位责任,避免因整改延误补贴发放。对资金链风险高的企业建立预警机制,优先保障民生项目续建。
明确补贴到账前居民自筹资金支付比例,降低代建方垫资压力。推广“连片加装”降低单梯成本,或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广告收益等分摊费用。
上海加梯工程需在政策灵活性、资金周转效率和企业可持续性间找到平衡点,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垫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