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三点,张师傅被急促的电话惊醒——某小区电梯困人了。他二话不说,顶着夜色赶往现场,迅速救出被困乘客,又连夜排查故障、更换主板,直到天亮才收工。可第二天,物业经理的电话却让他心凉半截:"业主投诉了,你去道个歉,这事才能翻篇。"
张师傅攥着手机,心里发苦——按时保养的记录都在,电梯困人是主板老化导致的,怎么就成了自己的错?
不少物业公司把"维保道歉"当成平息业主情绪的"标准流程",甚至威胁"不道歉就扣维保款"。电梯困人可能是主板故障、停电、异物卡门等客观原因,但物业往往要求维保人员"低头认错",而非解释技术真相。维保师傅们随叫随到,却因非自身过错被迫道歉,职业尊严被一次次消磨。
真正的矛盾在于:
物业不愿担责——怕业主投诉影响管理费收取,干脆让维保背锅。
业主不了解技术——误以为"困人=维保失职",情绪化施压。
维保行业弱势——低价竞争下,维保公司不敢得罪物业,只能忍气吞声。
如何让维保师傅不再"背锅"? 物业该公开故障原因,而不是让维保"背锅道歉"。建立透明追责机制,该换电梯就换,该找厂商就找,别让维保当"替罪羊"。业主该知道电梯困人≠事故,多数是安全保护启动(如停电、异物卡门)。理性投诉,先看物业和维保的记录,别让认真干活的人寒心。
行业该改变的:
拒绝"低价内卷"——劣质维保害人害己,物业不能只选最便宜的。
推广"物联网电梯"——实时监测故障,用数据说话,减少扯皮。
张师傅们凌晨三点爬起来救人,天亮却要低头道歉——这样的行业怪象,该终结了。电梯安全,不是靠"逼人认错"来保障的,而是靠清晰的权责、透明的管理、理性的沟通。维保师傅不该是"背锅侠",而是守护安全的技术人。他们的尊严,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