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当前位置:首页>电梯资讯 >电梯技术Technology>北京市首部租赁式电梯月底试运行 这个院怎么做到的?

北京市首部租赁式电梯月底试运行 这个院怎么做到的?

2017-02-09 来源:新电梯网作者:北京晚报 浏览数:820 新电梯网

核心提示:暮色降临,送走当天最后一拨儿参观电梯的人,彭勇终于松了口气,喝下一大口已经凉了的菊花茶。 自从1月16日,本报独家报道的全市首部租赁式电梯落户大柳树5号院后,作为社区居委会书记的彭勇,已经记不清接待了多少慕名而来的参观者。2月8日下午的这拨儿参观

电梯中国网讯

暮色降临,送走当天最后一拨儿参观电梯的人,彭勇终于松了口气,喝下一大口已经凉了的菊花茶。

自从1月16日,本报独家报道的全市首部租赁式电梯落户大柳树5号院后,作为社区居委会书记的彭勇,已经记不清接待了多少慕名而来的参观者。2月8日下午的这拨儿参观者,身份有些不同。他们是由住建部总工程师带队,12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一支专业调研队伍。这也是租赁式电梯施工现场,迄今为止,到访级别最高的一拨人。

众所周知,资金筹集难、施工技术难、居民支持难,这些原因的掣肘,让老楼加装电梯进度缓慢,困难重重。但大柳树5号院6单元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在最难的居民沟通工作中,街道、社区是怎么做的呢?


居家养老不能下不了楼

“能给楼里的老人解决出行难题,这是我2016年最大的收获。”51岁的彭勇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为了利索,她经常把头发盘起,干事从来都是风风火火,说干就干,透着一股子北京大姐的实在劲儿。


2013年,北下关南里二区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也是北京市唯一一家社区居家养老试点项目,从“病、弱、食、行、独、学、娱”等七个核心需求,整合资源,引进服务商,搭建平台。两年的试点期满后,这个项目在2016年1月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借鉴意义。这也是居家养老的1.0版本。彭勇说:“有地方,才能开展服务。我们在南二社区提供服务的地方,是一个五六百平方米的空闲地方,但是像大柳树5号院所属的柳北社区,不具备这种条件,怎么让这里的老人享受居家养老,就需要把服务升级,所以,才有了进一步的2.0版本。”

北下关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郭聪利说,根据调查他们发现,居家养老真正有需要的,是那些下不了楼的、卧床的老人。彭勇对此深有感触。她2012年到社区履职,书记主任一肩挑。每年年中和年底,她都要邀请居民座谈,征求大家意见,“有没有自己想办的事?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帮忙解决的?主要是沟通这些问题。”那些下楼困难的老人提出,希望能给他们加装电梯

这就牵涉到适老化改造。去年9月,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与北京怡智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签署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协议,随后引入相关公司在小区进行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几乎同时,北京市住建委等10委办局也推出了在城六区试点24部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补贴政策。

“居民的想法和政府的计划擦出了火花。”北下关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郭聪利说, 9月初,街道马上给辖区内的31个居委会开会,做居家养老统筹,内容主要是向居民征求安装租赁式电梯的意见。社区服务中心希望通过北京怡智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找来的资源,让专业的电梯服务商,解决老年人的出行难题。而增设电梯动辄几十万的高昂费用,怡智苑公司找来投资方先期投入,采用租赁的形式,分摊居民担心的资金压力。

咨询的多同意安装的少

9月12日,柳北社区启动加装电梯的宣传活动。听说这个消息的居民也纷纷涌来。

彭勇那时正在休假。一个个的咨询电话打来,她已经察觉出这次的工作不同以往,并深感压力。假没休完,她又风风火火赶了回来。“一个是工作量非常大,光靠居委会这几个人,肯定是不够的。另外,和居民沟通,由我这个主任出面,一些老人还是认的。”

宣传现场除了社区工作者,他们还请来了怡智苑公司以及电梯公司的设计施工负责人。怕老人们不懂租赁式的含义,彭勇向老人解释,就像修高速路一样,你走车,你交费,不走车,不交钱。这个新颖的使用形式,吸引了很多老人的关注。

大柳树5号院,是北京建筑大学的职工家属院,住在这里的多是建筑方面的老师,他们对土木工程的事都门清儿;大柳树7号院是北京机床研究所的家属院,大伙儿对机械方面特别明白,彭勇把这两个社区凑到一块参加咨询。

轮流提问,直切要点,不懂的就站在一旁听,一起咨询。在所有前来咨询的大院里,这一场是彭勇觉得相对比较轻松的一场。因为咨询的人多,原计划一天的咨询会,整整进行了两天。

按照工作流程,社区居委会为每个楼门准备一张签字表。别看前来咨询的人不少,但最后,只有5号院的1单元和6单元签字的人最多。所以,彭勇把工作也集中在这两个楼门。

做通居民工作靠“刷脸”

干了多年社区工作,加装电梯,彭勇认为这是最难的一个。难在哪儿?主要在协调居民。

很多人都知道,北京多年前就着手进行老楼加装电梯工作。不过,因为资金、施工难度、居民支持度等原因,进展缓慢。而在这些因素中,居民的支持度又是最难的。这考验的不仅仅是社区工作者的耐心。

彭勇和这两个楼门的楼门长约定好,出租房都归她负责联系,住户归楼门长负责。1单元楼门长关大姐住在6层。她本身也盼着能早日装上电梯。为了联系除她以外的17户,她挨门挨家做工作。

“一层都同意,只有二层的一户不同意。”彭勇最担心的还是一层住户,她专门问过他们,结果大家都表示同意,只要别挡光,别有噪音,但是二层的那一户没有任何理由,几次找下来,就是不同意。“当时电梯开工证都拿下来了。最后又放弃施工了。”彭勇说,虽然现行规定要求2/3以上业主同意、提交材料就达到了法定申请加装的条件,但如果有人阻挠,事情很可能被搁置,前功尽弃,所以,在现实操作中,需要百分之百居民的同意。

彭勇还尝试着找这位居民的同事劝说,但仍是不行。最后,加装工程放弃。本来应该同步施工的两部电梯,只有6单元的进展顺利。

6单元也是一层都同意,二层有一户不太乐意,三层的一户是二层的同事,所有意见和二层保持一致。后来,彭勇找到二层的这位居民,他表示虽然自己不同意安装,但是,不会阻挠施工。只是担心,离厕所近,别施工的时候把热水器、瓷砖碰掉了。

6单元有7户出租房,集中在3至5层。彭勇找到房主,逐个沟通。有的房主住在其他区,有的远在厦门,彭勇电话里把无偿安装、有偿使用电梯的事仔细说明,询问对方是否同意。经过一番工作,居民们都相当配合。远在厦门的住户因为不能及时回京签字,还特意将房本复印件快递给彭勇。

彭勇也非常感叹,这次沟通居民,全靠刷脸,感谢大家对她的信任。很多前来“取经”的参观者也经常问彭勇,为什么能顺利地做通大家的工作?她回答说,全靠互相理解。曾经有人提出过对低层补贴的问题,但是现在怎么补贴,还不清楚,有人提出楼上的居民多掏一点,但彭勇觉得,不管补贴结果如何,能坐上电梯的人,得领情。“花钱,有价;不花钱,是情义。”

更多电梯新闻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电梯,微信公众号:新电梯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凯旋路电梯31岁上演“变身记” 曾是老重庆最美好的时光回忆
阅读下文 >> 通力将为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地铁站提供自动扶梯更新改造和维保服务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xindianti.cn/news/show-2849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新电梯网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12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新电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316-2033542 ICP备案号:冀ICP备140096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