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科新磁科技有限公司在2025年中国·南浔智慧电梯产业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中,其自主研发的磁悬浮直驱电梯门机系统凭借颠覆性创新获得行业高度关注。作为浙江省电梯技术革新的标杆企业,该公司创造性将磁悬浮列车技术逆向应用,通过永磁体上置驱动架构,实现材料成本缩减40%、故障率降低50%的突破性进展。
宁波中科新磁科技有限公司——磁悬浮直驱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实践。
一、直面挑战:电梯产业的“价值之困”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和生产国,占据全球70%的份额。而在的浙江省,更是中国电梯产业的脊梁,贡献了全国30%以上的产量。
数据显示,电梯门关不严、反复开关的情况高达60%的电梯故障源于门系统。门系统,已成为行业困境的集中爆发点——老旧失保、低价竞争导致的配置缩减,最终都转化为更高的故障率。深入行业成本结构会发现,首次安装、部件更换和维护人工是三大关键成本项,而长期使用成本往往占据总成本的60%以上。
二、破界而立:磁悬浮直驱技术的创新突破
面对这一具体挑战,选择一条跨界融合的技术路径进行“破界”。当前,全球电梯门机普遍采用复杂的机械传动结构,依赖摩擦力工作。经过数十年发展,其性能已逼近物理极限。
选择跨界借鉴磁悬浮技术。传统磁悬浮列车,是将轨道固定在下,车厢悬浮在上运行。而核心专利创新,在于将这一结构“倒置”:将磁性组件置于上部,直接驱动下方的门板运动。这一颠覆性设计,不仅大幅减少了昂贵的磁性材料用量,更凭借近乎为零的摩擦阻力,实现了结构的极致简化。
从技术实现路径上看,传统门机需要多个机械动作才能完成开关门,而磁悬浮直驱门机,仅需一个动作。彻底取消了齿轮、传动皮带等易损件,就如同电动汽车取消了传统变速箱。革命性的产品优势:高可靠性无接触、无磨损,故障率降低50%以上;免维护设计,取消定期更换的易损件,大幅节约维护成本;超薄结构适配所有工况,为井道设计释放更多空间。这些优势直接转化为客户价值:在电梯15年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总成本降低50%。
三、技术壁垒:构建可持续的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不是昙花一现,必须构建起坚实的壁垒。磁悬浮驱动模组的产业化准备,年产能可达5000台。面对中国每年百万台的电梯市场需求,这仅仅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体系化的创新机制。目前,已获8项核心专利,并与中国科学院材料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打破传统垂直研发模式,构建了“产业需求牵引、科研平台支撑”的横向研发体系。这套机制确保了技术的持续迭代与领先,使产品成为全球电梯门机领域的首创。
四、商业前景:赋能产业升级的广阔蓝海
中国在用电梯已超1200万台,即便按7%的保守更新率计算,每年仍有百万台级的稳定需求,更重要的是决策逻辑正在改变。客户积累了多年的使用数据,决策焦点正从“初次采购成本”转向“全生命周期总成本”,市场正在呼唤真正意义上的“更好产品”。
在内卷的时代,真正的降本源于技术带来的结构性优化。通过免维护设计,省去了每三年更换的易损件和大量人工工时,在提升品质的同时实现了总成本大幅降低。该产品已在2.5米/秒高速电梯上完成半年全工况验证,并与上海三菱、森赫等头部品牌完成技术对接和产品交付。随着新版门机国家标准于9月正式发布,已启动上海交大检测中心的认证工作,即将成为首批获新国标认证的门机企业。
未来,将基于磁悬浮技术平台,拓展货梯、观光梯等系列门机产品,并逐步向磁悬浮导靴、曳引机等核心部件延伸。在国内市场完成闭环验证后,将带着中国原创技术,走向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