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操作比赛现场。 钟升 摄
比赛选手佩戴VR(虚拟现实)头盔进行虚拟的电梯维保作业操作。 钟升 摄
16日,全国第二届电梯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南京决赛拉开帷幕。来自南京地区64名专业电梯维修技术工人将进行为期三天的理论与实践比拼。除了维修技术外,安抚乘客等项目也在考察范围内。
截至2015年底,南京市共拥有各类电梯67532台,电梯安全管理人员8936名。
“目前南京市的电梯维修人员还是能满足城市的需求。但现在城市里电梯的数目正逐年上升,新电梯维修工的招募却略显疲软。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人数不足的情况。”南京电梯安全管理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光海略带担忧地说道。
“人数不足的情况下,精湛的技术就更加重要。现在不是提倡‘工匠精神’吗。电梯维修也是项技术活,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谈及比赛的初衷时,刘光海解释道。参赛选手李秀跃也表示,“需要我们的场合,不少都是市民正遭遇困境时,不把技术磨练地更精细不行”。
作为城市生活的“必需品”,被更加大量应用的同时,电梯困人的问题也愈发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南京市96333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全年共处置困人故障6944起,被困9671人。
据刘光海介绍,目前南京市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电梯困人救助系统,接到求助信息后,电梯维修人员能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被困之后,乘客可能会因为过于慌乱,产生缺氧等错觉,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其实一旦发生电梯事故,最安全的地方往往就是电梯本身。保持冷静,等待救援人员前来才是最保险的做法”,刘光海表示。
在本次竞赛中,除了比拼技术,如何安抚乘客也非常重要。“作业前要问清楚被困乘客的情况,进行安抚。盘车时要慢慢来,不要速度过快”,李秀跃一一列举道。“我们打交道的不光是个大铁盒,里面还装了人。服务业嘛,以人为本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