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企业都是时代下的企业,离开时代和当下,谈发展和长青,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孔子晚年读《易经》最有感想的就是:“时也,命也”,但所有企业的成长历程都有着基因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使命、愿景的企业在发展上是没有国界的,无不以开放心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在不断变革、创新中呈现企业价值,但无一例外的是,全球所有企业都有其国别属性和地域适应性。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崛起,大量吸收了西方理论、创新经验,但毋庸置疑的是,优秀中国企业的深层理念、思维上传承和贯穿了中国文化精髓。本文从康力电梯25年历程,以个人视角尝试探索公司持续、快速成长背后的中国文化或国学价值基因。
不难发现,康力电梯25年的创业发展脉络中,“上、止、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上善若水,川流不息”
从正式成立公司的1997年,甚或再之前,董事长下海创业的1993年,极具责任感的“上”进意识即深深根植于企业的运营、成长中。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意志坚定地以“自主创新、民族品牌、产业报国”为自勉,乘风破浪,在机遇和挑战中,没有任何自满懈怠、悲观彷徨,坚持做扎实、做强壮,不停地求上进。而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一定是向上、向善的,汉语中,“上”、“善”不仅音同,意义也有相通处。上善若水,川流不息,“用户满意、员工成长、企业发展、社会认可”,是康力一直秉持的发展宗旨和责任体现。
“长期专注,止于至善”
“上”字加一个竖,为“止”。康力25年向上求进中,专注一个行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赚快钱、多元化的诱惑无时不在,对康力来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界限和分寸感清晰、明确,在做专、做强上,没有半点犹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康力最大的”理“。
“正道沧桑,行稳致远”
“止“中有”上“,”上“中有“止”,然后归结为一个“正”字。企业有其运营发展规律,我们说走得正,才能行得端,走得远。康力是一家朴素、普通的公司,但25年来,在为客户创造价值、诚信建设、恪守法律规范、商业底线自律、健康行业生态上,康力须臾不偏颇,且以持“正、”知”止“,践行责任,实现逻辑自洽。正道沧桑,“正”,是康力最大的“道”。
上、止、正,仅三个字,都只差一个笔画,但却有着大文章。上面一横叫做顶天,下面一横叫做立地。顶天立地,堂堂正正,这个无形之手时刻指引康力在外部不确定环境因素下难而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壮大。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资源”
企业的“企”字,“止”字上面是“人”。其有着非常深刻的蕴含:它原义是抬起后脚跟去盼望,《汉书·高帝纪》中说,“日夜企而望归“。引申开来,“企”,人是企业的一切,由人引领和创造且“止”于人。没有企图心,公司就失去动力、驱动和斗志。企业的一切源于人,一切为了人,人是企业的全部,更是企业未来的最宝贵财富资源。在发展中,康力25年来以奋斗者为本,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发展人才、成就人才。人才与康力双向成就,抒写了25年和描述未来共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公司蓝图。
开门办企业,总是求生存、求发展、谋长远,看起来似乎差异化不大,但价值内核、管理集中大相径庭。可以说,企业的内在肌理、生机和活力取决于深层次的价值理念。企业的系统性很复杂,但大道至简,其基本价值假设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正如稻盛和夫曾说,在经营活动中,在考虑战略和战术之前,我首先考虑的是“作为人,何谓正确”以此作为判断的基准。
“企业变革,是与时俱进的应对常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孔子说,读懂了《易经》,人生就不会犯大错误。经营企业亦是如此。人不完美,企业也会熵增,持续的变革成为应对常策。《易经》非常重视变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转变,有了转变才会通达,能通达才能持久发展下去。“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25年来,康力的价值初心不变,但综合提升的变革步伐未曾停步,2021年更是启动了系统性变革,汲取先进经营经验、方法、工具、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夯实发展根基,在转型提升、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勇毅前行。
谈文化,容易陷入虚空,更容易落入鸡汤、洗脑的尴尬。相信本质的价值理念,持之以恒的以此为引领,通过创新不断提升创新、管理能力,对标标杆,广泛吸收中西方管理运营经验,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做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企业,一直是康力发展的特色写照,也是未来的坚持之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的更大发展,中国企业必定会走出自己的成功实践和深层理论,康力亦会不懈探索与追求。
康力25年,因为相信,未来可期。
本文作者:崔清华